发表时间:2018/10/05 03:35:04 浏览次数:821
借贷的利息有很多时候都是用“几分”“几厘”的方式来约定的。
大家自然知道“分”比“厘”要大,10厘等于1分,那么,借贷利息中的“几分”“几厘”到底是什么意思,代表多少呢?
新华字典中解释:厘,利率单位,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,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。
所以,借贷利息月利一厘,就是0.1%,月息“一分”就是1%。
例如:借款人借款一万元,约定二分利率,那么一个月所产生的利息就是一万元的2%,也就是二百元;
如果借一万元,约定月一分五厘利率,那么一个月所产生的利息就是一万元的1.5%,也就是一百五十元。
如此,根据新华字典对“厘”的解释,年利一厘为1%,故年利一分就是10%。
例如:约定的是月利率二分四厘,则利息为年24%,如果借款人借款一万元,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一万元的24%,2400元。
这已经是国家法律支持最高利息了。
那么如果反过来算,年利24%,即是月利二分四厘,换成年利是多少呢?
一年十二个月,年利24%,即是月利2%,即是月利二分。
可见,月利二分也就是年利24%,即是国家法律支持的最高利率,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协议时不应超过此限。
法律不保护“高利贷”!
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8月6日发布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六条:
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%(通俗说法月利率2分),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%(通俗说法月利率3分),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。
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”。
司法解释设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三个区间。
第一个是司法保护区,年利率24%以下的民间借贷法院予以司法保护。
第二个是无效区,年利率超过36%的民间借贷超过部分法院将认定无效。
第三个是自然债务区,即年利率为24%至36%,这个区间作为一个自然债务;
如果要提起诉讼,要求法院保护,法院不会保护你,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,法院也不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