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18/10/20 01:04:56 浏览次数:1581
两千多年前的鲁班就发明了一种方法,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,六根木条分别冠以六艺,中间有缺,缺缺相合,以十字双交卡榫组成。
它看似简单,但设计难度相当高,卡榫仅借木条的不同凹槽放置、拼凑,挖槽的密合度稍有不足都可能影响结构稳固度,需将木块大小不一的卡榫精准放置才能组合成功,而且只要抽掉一根木条,整个接合的木块也即散架了。
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,动动脑筋可拆解,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榫卯结构是一种很普遍使用的木凿技术,起源非常早,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,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,可以说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!
榫卯结构分解图:
一、“ 地 狱 ” 榫 头
▼
二、槌关节连接
▼
三、箱型火塞拼接
▼
四、燕尾式端口相接
▼
五、四箱体联合
▼
六、三箱体联合
▼
七、横栓式拼合
▼
八、走马销
▼
九、十字契合
▼
十、双重燕尾式咬合
▼
十一、相互卡接联合
▼
十二、箱车形栓
▼
十三、双重下巴式接合
▼
十四、四方燕尾式接合
▼
十五、套环接头
▼
十六、燕尾式榫
▼
十七、小菊组拼接
▼
十八、双补丁咬合式拼接
▼
十九、三方组榫
▼
二十、纳入式相接榫头
▼
二十一、对角线下巴关节式拼接
▼
二十二、端口关节式连接
▼
二十三、补丁式插合
▼
二十四、宫岛联合
▼
二十五、杠杆拼合
▼
二十六、双重补丁式联合
▼
二十七、隐藏燕尾式拼接
▼
二十八、箱型隐藏联合
▼
二十九、吸入式燕尾连接
▼
三十、插入连接的平板关节
▼
三十一、走马销式拼合
▼
三十二、穿带榫
▼
三十三、镶嵌式槽口榫
▼
三十四、挂肩四面平榫
▼
三十五、绳套连接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