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:www.cy468.com
版权 泛资讯网 所有
手机版: m.cy468.com
泛资讯网于2018年9月8曰正式开通!
泛资讯网,洞察社会,观察百态,资源工具,理性平和,正能量尽在泛资讯!
注意!秋天正是马蜂伤人的高峰期,每年死人无数

全国各地"马蜂蛰伤死人"每年发生很多起
最近,贵阳红旗村曹师傅家三人摘野板栗时,几百个马蜂追着他一家人不放,曹师傅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死亡,他本人正在急救中,家里两岁的儿子正盼着父亲醒来。

9月22日,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曹师傅的父亲曹天德,他告诉记者,这棵板栗树就在他家的房子后面,板栗树上有一个大蜂窝,以前并没有发生马蜂蜇人的事。他赶到时,儿子,儿媳妇和孙女全身被马蜂蜇伤。三人当场晕了过去。

闻讯赶来的村民急忙打了120,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,把三人送到医院救治,不幸的是,曹天德的儿媳妇和孙女没有保住性命,目前,曹天德的儿子还在抢救中。
医生说:“现在病人被野生的毒蜂蜇伤,全身多器官损害,他全身都有红色皮疹,小便已经是酱油色的尿液,现在曹师傅的病情非常严重,只能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。”

在重症监护室门外,大家焦急地等待着。曹家唯一的孙子才两岁,也在门口等着,刚刚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,现在唯一的就是希望父亲能够醒来。
注意事项
事项一
被毒蜂蜇伤后,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,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。
事项二
马蜂有毒,但蜜蜂没有毒。被蜜蜂蜇伤后,也要先剔出断刺。在处置上与马蜂不同的是,可在伤口涂些氨水、小苏打水或肥皂水。
事项三
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,可以放心。
为何秋季是马蜂伤人高发期?
秋季是马蜂回巢的季节,因此在8月、9月、10月马蜂窝增多就不足为奇。在这个时期里,马蜂生长、发育、繁殖、筑巢的速度较以往加快,在寻食的过程中,马蜂对人有心无心的惊扰异常敏感,对人的攻击性变强,加上这一时期,蜂无花可采,无蜜可酿,正是“寻衅滋事”期,所以易发袭人事件。
马蜂爱蜇什么样的人?
1、活动区域受到侵犯。居民无意识侵犯马蜂活动区域时,会引发马蜂攻击;
2、马蜂对化妆品、食物调料中的香味剂等气味比较敏感,容易攻击使用化妆品的人。
马蜂到底有多毒?
1、组胺毒素,会导致患者过敏,出现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;
2、溶血毒素,这与被蛇咬伤后中毒类似,血红蛋白被溶解,患者尿液呈酱油色,会出现明显的肾衰状况以及严重的肝脏损伤;
3、神经毒素,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,导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。
被马蜂蜇伤的症状?
马蜂毒性很大,而且马蜂伤人通常是群攻,加上部分人对蜂毒过敏,被其蜇伤后,轻者伤口红肿,疼痛难忍,重者会引起内脏、消化道出血,甚至致亡。一般来说,被超过30只马蜂蜇伤就很可能导致死亡。
如何预防被马蜂袭击?
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马蜂围着你转圈,就要小心了。这是马蜂在侦察,证明你已经接近蜂巢。这时候千万不要攻击它,否则它会发出信息激素,让别的马蜂支援。马上静止下来,等它离开是最好的方式。
遭遇马蜂袭击如何应对?
如果遭遇马蜂袭击,最好就地趴下,用衣服盖住头,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抡几圈以后,扔向远方,吸引蜂群追赶,人则向反方向跑。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,因为马蜂一般攻击离地面较高的地方。
被马蜂袭击后如何处理?
被马蜂蜇伤后,应马上涂抹一些含醋的水,减弱毒性,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,切莫用土、破布、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,以免引发破伤风。
提醒:
每年8-10月是马蜂伤人的高峰期。如遇被马蜂蜇咬的情况,还是要第一时间引起重视,避免错过最佳处理时机。如果疼痛的比较剧烈,有头晕、眼睛花、皮疹这些,最好是一定要去医院急治。
国庆假期,大家去景区或草木繁盛的地方要小心躲避马蜂。马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,当蜂巢受到威胁或惊扰时才会蜇人。如果马蜂停在身上,可以轻轻抖落,一定不要拍打,以免惊扰遭受攻击。
万一遇到马蜂袭击时:
1.千万不要反击,这会引来群蜂袭击。
2.不可调头就跑,以免产生气流后,马蜂顺着追上来攻击。
3.最好的办法是迅速用衣服等物品遮挡头、颈、四肢等暴露部位,就地卧倒,缓慢爬行离开。
如果被蜂蜇伤:
1.应检查有无蜂的毒刺折断在伤口,立即挑出毒刺,用肥皂水、苏打水等碱性液体清洁伤口,并尽快就近就医。
2.被马蜂蜇后,若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呕吐等症状,则应该引起重视,及时到医院检查。若出现昏迷、溶血、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症状再送医,就晚了。
发现马蜂窝影响生活,切勿自行处理,可致电消防部门进行摘除。
在野外游玩时如何预防马蜂的攻击:
1、应加强个人防护,穿长衣裤,最好戴帽子。
2、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,以免马蜂集结。
3、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,容易招蜂,出行前不要饮酒、使用化妆品。
4、马蜂是色盲,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;蜂停落在头上、肩上时,轻轻抖落即可,不要拍打。
5、如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,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,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,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马蜂,要尽快离开,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。